导航

Brand Center

品牌中心

首页品牌中心茶人故事

九指茶丐杨志华:做茶背后是战战兢兢做人


郎河,一个有名的普洱茶品牌,为什么显得如此神秘和低调?勐海郎河老茶坊杨志华解释,这与自己的个性有关,他只是一个“做家”,做茶的背后是战战兢兢的做人,不敢张扬。


_MG_5849.JPG



● 找不到人?老杨一定在茶室喝茶!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东北郊曼兴村村头的一大片森林中,鸟鸣啾啾,阳光透过森林,星星点点打在“郎河老茶坊”那块红底铜字的招牌上。走进茶厂,记者多处询问老总杨志华在哪?“找不到人?老杨一定在茶室喝茶!”工人们很肯定地随手一指说。


老杨的茶室位于他刚刚建好的茶叶体验馆楼上一间小房子里。果然,他正凝神静气地喝茶, “壹黛天骄”“千叶”……面前摆放着几款刚刚开封的茶叶。“没事的时候,我确实都在茶室喝茶,自己厂里生产的每一款产品,在生产加工定形前和定形后我都要和家人、亲人先反复喝,直到满意为止,才推到市场上去”,老杨起身笑着说,许多经销商也对自己有意见,跟他说:“老杨啊,喝了你那么多年茶了,都没见过你本人啊!”


老杨夫人王小青说道,丈夫主要泡在茶厂,爱跑茶山赶场,很少出现在全国各地茶展上,即使去了,很多郎河普洱茶的经销商都不认识他。不光是全国各地的郎河普洱茶经销商和茶客很少见过他就连勐海一些知名普洱茶品牌老板,同在一城一行业近20年,说起老杨依然很陌生。


勐海一位普洱茶老板介绍,他对杨志华只知其名不识其人,同行都知道他不拿一分钱打广告,得先款后货。他还听说一个故事:郎河茶厂曾给台湾客商定制加工茶叶十多年,对方来勐海工厂里考察,老杨给每个台湾客商准备的午餐居然是四个窝窝头,还是在车上边走边吃。要放其他茶厂,那基本上先是大酒店喝酒再去KTV唱歌之类的接待了。


老杨解释说,自己不太懂营销,当然只能全身心投在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上,因为太专注,自己为此被机器压断了一指,家人在痛心之余,戏称九指茶丐。“我觉得很多称大师、宗师都是动嘴的,剃光头或留长发长须,着奇装异服,手里还要拿一串珠子……”他哈哈地开玩笑说,自己依赖茶乞讨茶为生,是一个茶叶做家,或者说是一个匠人,不敢称“大师”。


长期致力于茶叶研究的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副教授高峻说,杨志华是他最钦佩的普洱茶老板之一,老杨借鉴两湖及沿海等地制茶技术和喝茶习俗,充分利用云南大叶种资源、发挥勐海本地独特制茶工艺和发酵技术,精选勐海茶区上乘原料,制作普洱茶;老杨的郎河普洱茶,品饮时净度好是其显著特色,而质量安全则是包括普洱茶在内所有茶叶饮品中最首选,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 曾想退休,你都不干了我们咋办?


老杨身着灰夹克,脸色总带着微笑,咋一看就像一位普通机关干部。虽然看上去显得踏实沉稳、自信干练、精力饱满,但老杨透露,自己其实曾也萌生过退意,最后都是茶客和经销商的信任,让他重新坚定地走了下来。


老杨夫妇育有一儿一女,儿子1994年出生,当时创业,丈夫跑茶区搞生产,妻子跑经销,老杨夫妻天各一方,小孩丢在湖南老家,王小青说,儿子6岁时被送到普洱一家私立学校,自此开始独立生活,后来又去到广州读书,每次自己去看他,儿子都很冷淡,你来干什么?反正过几天又要走的。


老杨说,刚创业时,真的是苦啊,妻子在广州跑销售,自己在云南天天跑茶山,身上就揣着几个糯米粑和酸咸菜,没有车没有电话,就用脚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跑,但是那种苦,比起对家人的亏欠,又算得了什么?老杨说,儿子如今在美国旧金山读书,很少会主动给他打电话,自己心里很愧疚,亏欠儿子太多。


2007年前后,老杨感觉自己身体实在熬不起了,头老是无缘无故的疼,去医院做了几次检查,医生总说是操劳过度,累的,要多注意休息,老杨说,那时候普洱茶行情哗哗地往下掉,自己真不想干了,想借此休息休息。


当时去产区买茶,每次都大批量的买,以前都是抢着有人帮忙装车,但是行情下跌谷底时,茶农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脸绝望,让人于心不忍。听说他想退出了,一位经销商跟他说,大哥啊,我们都是冲着你人来干这个的,你都不干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老杨说,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自己能不干了吗?他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忘记了对家人的亏欠,忘记了普洱茶低迷的市场行情,反而又去勐海茶厂对面租下一个茶厂,扩大规模。


老杨说自己是湖南人,曾国藩说过,这个时候湖南人更要吃得了苦,呷得了亏,帮得了忙,打落牙往肚里吞。



● 人做天看,不让自己的贵人失望!


老杨是湖南娄底人,与妻子相识相恋于湖南大学读书时,他说,自己做茶,虽然现在也赚了钱,但每天依然战战兢兢,因为人在做天在看,要让帮过自己的那些贵人不要失望。老杨总结,自己一路顺利走来,不断地得到贵人相助。


1987年,老杨进入当时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当消防员,当时19岁,随后,他被送至湖南大学读书,并且认识了同在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读书的夫人王小青,1994年元旦结婚,当年,因为看不惯单位某些领导的做法,提出意见被批评,工作中老受到排挤和压制,有理想和抱负也无法实现,基于当时改革开放刚不久和其他因素影响,于1993年8月份凭着一腔热血,拎着一只箱子就离开了效益很好的电厂。


岳父一直经营茶叶,于是叫他去当业务员帮忙,主要跑云南方向。“感觉云南人真好,我一个人提着现金翻山越岭,从来不用担心啥。走在路上,搭个便车也不要钱。”老杨说,当时政策没有放开,外地人不准在勐海直接经营办厂,1995年他与当地人合伙,开起现今的郎河茶厂前身。


如今的郎河茶厂所在位置是原勐海县百货公司仓库,当时的勐海县百货公司经理是位上海知青,他主动联系老杨,把仓库租给他做厂房,当时勐海的政策依旧没放开,他跑断腿也办不了执照,有一天在农贸市场,他跟一位相识数年的的大姐说起这事,那位大姐当即表示她去了解一下实际情况,随后,没过多久,营业执照一事得以顺利办妥。老杨说,那位大姐是上海知青,当时是勐海人大副主任,没让自己花费一分钱。


妻子王小青说,自己是被丈夫骗来云南的。1997年时,老杨告诉他,西双版纳好啊,家家户户都有拖拉机,摩托车,西双版纳人也热情,无论谁要坐车,看到拖拉机招手即可上。有一次,一拨妇女来卖茶叶,因价格问题和丈夫吵了起来,然后气冲冲地推着茶叶走了,第二天,这几个妇女又背着茶叶来还是要卖给他家,她们说老杨不骗人。


经过数年的潜心学习,总结多民族制茶特性,老杨认为:一款优质的普洱茶,不一定意味着老树龄,也不一定意味着老年份,她意味着茶树品种、产区、土壤、气候、栽培时间、采摘时节、制茶技艺、拼配工艺、储存环境、冲泡技艺、品鉴艺术等综合因素的完美体现和结合。


正因如此,在2004年“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经陈宗懋、施兆鹏、骆绍君等全国知名专家的审评,杨志华手制的“普洱贡茶”荣获唯一金奖,2016年“一黛天骄”被列为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品和建馆25周年指定用茶。


香港经销商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有缘喝到了老杨的茶而销售上了他的茶,即是偶然也是必然,健康安全口感好,修身养性效果佳。一个能够让家人喝自己商品茶的人,一个用心做茶而断指的人,一个感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的茶呢?


老杨说,这些人都是自己的贵人。自己一路顺利走来,都因贵人相助。对消费者负责,很多人觉得是一句套话一句口号,但他觉得不是,因为消费者是自己的贵人。所以自己要认认真真做茶,战战兢兢做人,人在做天在看,不能让帮自己的那些消费者失望。


_MG_6744.JPG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品牌中心产品中心最新消息400-825-1995